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最新版)

发布日期:2019-02-28  来源:   点击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本科各专业使用)

荆楚理工学院

O一年八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本课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党和国家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最新要求,以及荆楚理工学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代码:B113003T00

课程管理: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教学对象:本科各专业

教学时数: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16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课程衔接: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修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逐步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自觉,为学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用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二)知识点及要求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

2革命性

3实践性

4人民性

5发展性

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4、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

 

要求:1、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3、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5、了解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难点: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标

    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3. 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1、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物质

    2)物质的存在形式

    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变化发展

    2、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 内容与形式

    2本质与现象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与偶然

    5现实与可能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量变和质变规律

    2)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1)辩证思维能力

    2)历史思维能力

    3)战略思维能力

    4)底线思维能力

    5)创新思维能力

     

    要求: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

    3、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4、掌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5、掌握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6、理解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7、掌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8、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世界物质统一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5、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6、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7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难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

    2、否定之否定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标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二)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1、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1)实践的本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3实践形式多样性

    4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1认识的本质

    2从实践到认识

    3从认识到实践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与谬误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4. 价值

    2价值的基本特性

    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4)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过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3、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要求1、理解科学实践观;

    2、理解能动反映

    3、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4、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5、理解真理的检验标准;

    6、掌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7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真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3、实践检验标准;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难点:1、认识的本质;

    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目标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5. 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2)辩证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要求:1、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运用;

    3、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运用;

    4、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5、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了解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掌握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8、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5、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6、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9、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难点: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教学目标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6. 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3)资本的原始积累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2、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3、资本主义所有制

    1)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累

    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要求:1、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掌握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3、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5、了解资本原始积累

    6、理解生产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

    7、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8、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9、理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4、资本积累;

    5、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难点: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变动规律;

    2、价值增殖过程;

    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4、资本有机构成;

    5、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一)教学目标

    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7. 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2)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3)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4)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1新变化的表现

    2)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要求:1、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本质

    3、了解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4、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5、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

    6、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7、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8、理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2、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实质;

    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难点:1、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3、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4、经济全球化本质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教学目标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明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遵循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的发展规律,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光明未来。

  8. 知识点及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2、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1)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2)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1)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2)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4、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2)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1)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2、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3、理解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7、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8、理解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3、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难点:1、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教学目标

    学习和掌握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9. 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4)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2、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第三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2、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要求:1、了解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2、掌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理解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4、理解共产主义理想实现实现的长期性;

    5、掌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难点: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坚持整合资源的原则,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6学时,实践教学形式如下:参观、讨论、摄影、观影、微视频、报告会、辩论赛、原著选读、校内调查、演讲比赛等等。

实践教学由1+X”组成。“1”指原著选读,8学时,所有教学班必须完成。X”指其它各种实践教学形式,8学时,其它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根据教学班的特点任选一种。本课程实践教学共计完成2次。

实践教学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展开,原则上“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不重复。一般情况下,实践教学安排在学期第9周后进行,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并按统一格式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和实践成果。

实践教学考核采取百分制,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情况及实践教学完成质量等评定成绩。最后按每次实践成绩占比50%综合评定本课程实践考核成绩。

实践一  原著选读

1、实践内容

阅读并撰写一份“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原著”的读书笔记

2、教学形式及过程

1)地点:校图书馆

2)阅读准备:由教研室或者教学班任课老师提出所需阅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的篇目若干,让学生在其中选择一至二篇进行阅读。

3)实践成果: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

4)实践评价:根据读书笔记质量,评定学生的实践分数。

项 目

标 准

满 分

得 分

写作内容

紧扣要点、内容充实

40

写作质量

立场坚定、深浅适中

40

写作方法

文笔流畅、有理有据

20

以上分数相加

100

实践二  校内调查

1、实践内容

调查并撰写一份“关于大学阶段矛盾”的小型校内调查报告

2、教学形式及过程

1) 调查时间:自定

调查地点:自定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等

2)流程:

第一、分组:6人左右为一调研小组,设组长一名,全面负责筹划工作。

第二、问卷设计与制作:全体成员集思广益,针对目前影响大学学习、生活的因素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

第三、演练:解读调查研究的必要性,指导学生填写问卷等。

第四、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第五、回收问卷,进行结果统计。

第六、分析统计结果,找出当前影响大学学习、生活的原因。

第七、提交报告、各组交流、教师点评。

3)实践结果: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4)实践评价:教师根据调查问卷、调研报告进行打分,各组得分即为组员得分。

项 目

标 准

满 分

得 分

立  

新颖、有价值

10

报告撰写

调查报告格式

10

报告撰写

条理清晰、内容真实

50

报告撰写

文字表述准确

10

调研资料

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0

以上分数相加

100

 

实践三  参观教学基地

1、实践内容

参观并撰写一份关于第三章、或第六章、或第七章等方面内容的参观感受

2、教学形式及过程

1)分组:一个教学班或行政班,每个班设组长1名,负责活动管理。

时间:周末、或节假日、或其它时间进行

地点:就近的荆楚理工学院教育教学基地

准备:阅读该教育教学基地的相关史料,携带记录本、拍照摄影设备。

2)参观流程:

步骤一:规划参观路线,明确参观目标。

步骤二:开始参观,并做记录。

步骤三:合影留念。

步骤四:参观结束后,开讨论会,交流心得。

步骤五:每人撰写一份观后感提交。

3)实践成果:观后感,要求有真情实感、真实记录和评价所见所感,字数在1000-3000字之间。可附图片或视频等影音资料。

4)实践评价:教师根据观后感,为每个学生评定分数,观后感抄袭者得分为零。

项 目

标 准

满 分

得 分

写作内容

紧扣要点、内容充实

60

写作质量

文笔流畅、感情真挚

20

辅助资料

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0

以上分数相加

100

 

实践四 讨论

1、实践内容

讨论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并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2、教学形式及过程

1) 小组讨论时间:自定

小组讨论方式:QQ群、或微信群、或校网络中心平台、或教室等。

2)流程:

第一、分组:6人左右为一小组,设组长一名,全面负责筹划工作。

第二、设计:全体成员集思广益设计讨论主题,搜集发言资料。

第三、提交讨论结果、各组交流、教师点评。

3)实践结果:提交讨论方案、发言记录(每位同学发言200字以上)、小组综合观点。

4)实践评价:教师根据讨论质量,评定学生的实践分数,各组得分即为组员得分。

项目

标准

满分

得分

角色地位

地位平等

20

能力水平

资料丰富、有理有据

40

组长陈述

概括或总结能力较强

40

以上分数相加

100

实践五 观看电影或视频

1、实践内容

观看电影或视频《XXX》并写一篇观后感

2、教学形式及过程

1)观看准备:明确观看目标,做简短的背景资料介绍,为观看预热。

2)思考问题、观看。

3)观后总结: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总结观电影或视频的感受,第二、介绍印象深刻镜头,分析原因。

4)实践成果:从内容角度、影片或视频效果、个人感受着手,写一篇观后感,800-2000字。

5)实践评价:根据观后感质量,评定学生的实践分数。

项目

标准

满分

得分

内容(效果)

评价中肯、有理有据

40

内容(感受)

感情真挚、刻画入微

40

写作水平

文笔流畅、逻辑严谨

20

以上分数相加

100

 

实践六  听报告会

1、实践内容

XXX报告会》体会

2、教学形式及过程

1) 时间:以报告会发布时间为准

地点:会议室或教室

2)流程:

步骤一:介绍报告人及报告题目

步骤二:听报告

步骤三:与报告人互动,提问,讨论。

步骤四:写出心得体会

步骤五:教师点评

3)实践结果:心得体会

4)实践评价:教师根据心得体会质量,评定学生的实践分数。

项 目

标 准

满 分

得 分

认真听、有收获

40

心得体会

分析深刻、观点独到、价值较高

60

以上分数相加

100

 

四、课程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课堂

授课

实践

上机

作业

其它

合计

导论

2

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6

2

8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发展规律

6

4

1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

4

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4

4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4

2

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4

4

8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2

2

合计(节)

32

16

48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1、考试。

2、考试方式:标准化考试、非标准化考试等

(二)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要求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 ,实践考核成绩占20% ,期末考试成绩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笔记、平时作业等方面构成,期末考试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形成。

 

六、教学参考书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月第7版。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4、逄锦聚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3版。

5、顾海良、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版。

6、逄锦聚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第2版

 

 

执笔人:刘祖锋

教研室负责人审核:

教学院长审核:

 

 

 

 

 

 

 

 

 

 

 

 

 

 

 

 

 

 

 

 

 

 

 

成绩

附件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践教学

 

 

 

教学班级:

院:

名:        号: 导教师:

 

 

 

       

 

 

 

 

实践项目:

 

项目参与人姓名及学号:

1、

2、

3、

4、

5、

6、

7、              

实践报告摘要(300字以内):

 

 

 

 

 

 

 

指导教师评语(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实践项目评价标准进行具体评价):

联系电话:0724-2313128         联系邮箱:szkb@jcut.edu.cn

邮政编码:448000                    联系地址:湖北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

版权所有: 荆楚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湖北荆门市象山大道33号      邮政编码:448000